使用水溶性脱模剂后,模具表面残留的脱模剂可通过物理清洗、化学清洗、生物清洗以及综合清洗策略等方法高效去除,具体需根据残留量、模具材质和清洗成本综合选择。以下是我们山东宜特佳新材料有限公司做出的具体方法及操作要点:
一、物理清洗方法
高压水枪冲洗
原理:利用高压水流(通常为50-200 bar)冲击模具表面,剥离残留的脱模剂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大面积、轻度残留的模具,如金属模具或塑料模具。
操作要点:
调整喷嘴角度,确保水流覆盖整个模具表面。
保持适当距离(约10-20 cm),避免高压水流损伤模具。
冲洗后需用干燥空气或布擦干,防止水渍残留。
蒸汽清洗
原理:通过高温蒸汽(约120-150℃)软化脱模剂,结合机械刷洗去除残留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精密模具或复杂结构模具,如光学模具或汽车零部件模具。
操作要点:
控制蒸汽温度和时间,避免模具热变形。
配合软毛刷或海绵刷洗,防止划伤模具表面。
清洗后需彻底干燥,防止冷凝水腐蚀模具。
超声波清洗
原理:利用超声波空化效应产生的微小气泡冲击模具表面,剥离脱模剂残留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微小孔洞或复杂结构模具,如电子元器件模具或医疗器械模具。
操作要点:
选择合适频率(通常为20-40 kHz),高频适用于精密模具,低频适用于粗加工模具。
配合水基清洗剂使用,提高清洗效率。
清洗时间控制在5-15分钟,避免过度清洗导致模具磨损。
二、化学清洗方法
碱性清洗剂清洗
原理:碱性清洗剂(如氢氧化钠、碳酸钠)通过皂化反应分解脱模剂中的油脂成分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油脂类脱模剂残留,如硅油基或聚乙烯醇基脱模剂。
操作要点:
配制浓度为2%-5%的碱性清洗液,加热至50-60℃以提高反应速度。
浸泡模具10-30分钟,期间可用软毛刷刷洗。
清洗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,并中和残留碱性(可用稀醋酸溶液)。
酸性清洗剂清洗
原理:酸性清洗剂(如盐酸、磷酸)通过中和反应去除碱性脱模剂残留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碱性脱模剂或无机盐类残留,如某些水玻璃基脱模剂。
操作要点:
配制浓度为1%-3%的酸性清洗液,常温使用。
浸泡时间控制在5-15分钟,避免腐蚀模具金属基体。
清洗后需用清水冲洗并干燥,防止锈蚀。
溶剂型清洗剂清洗
原理:有机溶剂(如乙醇、异丙醇、丙酮)通过溶解作用去除脱模剂残留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非极性脱模剂或顽固残留,如某些氟碳类脱模剂。
操作要点:
选择挥发性低、毒性小的溶剂(如异丙醇)。
用软布或海绵蘸取溶剂擦拭模具表面,避免直接倾倒导致浪费。
清洗后需用干燥空气吹干,防止溶剂残留影响后续生产。
三、生物清洗方法
酶制剂清洗
原理:利用酶(如脂肪酶、蛋白酶)催化分解脱模剂中的有机成分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环保要求高的场景,如食品包装模具或医疗器械模具。
操作要点:
选择针对性酶制剂(如脂肪酶分解油脂类脱模剂)。
配制浓度为0.1%-1%的酶溶液,温度控制在30-40℃(接近酶最适活性温度)。
浸泡或喷淋模具1-2小时,期间可轻微搅拌提高清洗效率。
清洗后需用清水冲洗并干燥。
四、综合清洗策略
预处理+主清洗+后处理
预处理:用高压水枪或压缩空气去除模具表面大颗粒残留。
主清洗:根据残留类型选择物理或化学方法(如超声波清洗+碱性清洗剂)。
后处理:用清水冲洗、干燥,并涂抹防锈剂(针对金属模具)。
自动化清洗线
组成:包括喷淋系统、超声波清洗槽、烘干炉等模块。
优势:实现连续化、标准化清洗,提高效率并减少人为误差。
适用场景:大规模生产场景,如汽车零部件模具或家电模具清洗。
五、注意事项
模具材质兼容性:
金属模具:避免使用强酸性清洗剂,防止腐蚀。
塑料模具:避免使用有机溶剂,防止溶胀或变形。
复合材料模具:需测试清洗剂对基体和增强相的兼容性。
环保与安全:
优先选择水基、低毒清洗剂,减少挥发性有机物(VOC)排放。
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清洗剂接触皮肤或眼睛。
成本优化:
根据残留量调整清洗剂浓度,避免浪费。
回收利用清洗液(如通过过滤去除杂质后重复使用)。
有需要就联系我们吧,我们愿竭诚为您服务!